阴囊脓肿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上热下寒,又上火又怕冷这是真寒假热,阳不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

一、为什么体寒还会上火?

相信大家都有过上火经历,常见症状有口腔溃疡、咽喉肿痛、脸上长痘等。

对此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认为体内火太大了。

不过,绝大多数现代人的常见症候却是:常年上火不断,但同时又会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,诸如舌体胖大、大鱼际发青、下肢冰凉等。

这就奇怪了:为什么明明体寒,却还会上火呢?

其实,在中医里,这种上火与体寒并存的“怪现象”,可以用这些词来形容——“上热下寒”,或“真寒假热”,或“阳不归位”。

《*帝内经》里说: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……人之伤于寒也,则为病热。这句话指出“寒为热病之因”,体内寒邪过盛,身体就会表现出热症。

就是说,体内寒气太重,就会把热排斥在外,而火性炎上,就会出现上火症状。可见,在这种情况下,体寒是上火的根源!

二、上火就吃败火药,对吗?

很多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“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”,既然上火了,就该赶紧败火。于是乎,消炎药、凉茶、冷饮等,轮番轰炸。

但在多数情况下,这些方法恰恰适得其反,为啥?原因上文已经说了——现代人上火多由体寒所致,而败火药属寒凉之物,服用它们只会让你寒上加寒、虚上加虚,越治火越大!

所以,在对付上火之前,你得先分清楚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?

小贴士:实火虚火,如何区分?

一句话:实火用泻法,主要是清热、降火,建议服用败火药(如牛*解*丸);虚火用补法,主要是补阳、滋阴。

需要强调的是:针对虚火,补阳与滋阴并不矛盾。因为阳气越弱,体寒越重,脾胃越虚,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虚弱,气血津液就会不足,身体就会燥热。所以,常年虚火的人,身体往往都是阴阳俱虚。

三、看一看,你上热下寒了没?

上:

口腔溃疡、舌疮、嗓子疼、牙疼、腮肿、流鼻血等反复发作;

慢性中耳炎;

目赤红肿;

眼干眼涩;

青春痘;

甲状腺类问题。

下:

肚腹不温,经常拉肚子;

腰膝酸冷;

女性宫寒痛经,经色紫暗夹杂血块;

男性阴囊冰冷潮湿,夜尿频多;

手脚冰凉,特别怕冷;

饮食耐温不耐寒;

肤色暗沉,长黑斑,甚至有水肿。

上热下寒和阳虚怕寒又不一样,阳虚的人常常是全身都冷,因为整体的阳气太弱。

上热下寒的人阳气不一定虚,只是没有利用起来,一直停留在上半身就成了火,只要让它跑到下面去,问题就迎刃而解。

四、中医解读上热下寒!

上热下寒的说法其实很早就存在,它出自《*帝内经灵枢篇》。

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提到:“上热于寒,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,气下乃止,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。”

简单说,上热下寒是由于中焦不通、阴盛于下、虚阳上浮等导致的一系列症状。

中医认为天地是一个整体,地气上扬,天气下降,于是天地交泰,乾坤一体,才有一年的春夏秋冬,十二节气,才有那么多丰富的生命。

人也是一个整体,人体内心火往下,温暖下身,肾水往上,滋润上身,身体才有了阴阳循环,阴阳交融和平衡,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。

当身体的火下不去,下面的水无法上升,心肾不交,阴阳离绝,身体自然就上热下寒,产生各种各样让人头痛的症状疾病。

五、艾灸打通中焦,引火归元!

解决上热下寒最关键的一点是打通中焦,因为只有打通中焦,才能顺利引火归元,使水火相济,阴阳交汇。

中焦就是脾胃及它周围的物质环境,中医里常说的补中益气,补的就是中焦脾胃。

中焦可以说是五脏六腑的大管家,其他脏腑都离不开它,中焦如果不通,身体里的气血阴阳就无法正常运转,就像下面这张图:

心火要下来要经过中焦,肾水上去也要经过中焦,打通中焦是调理上热下寒的重中之重。

怎么才能打通中焦?最重要的不是艾灸,而是养好脾胃。

现代人上热下寒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吃的花样太多太杂,只顾嘴巴享受,不顾脾胃死活。

吃好喝好,不要经常吃垃圾食品糟蹋脾胃,把它给堵了,那时候受苦的还是自己。

然后才是艾灸,通过艾灸的双向调节能力打通中焦,引火归元,同时温煦肾阳,让身上的火下得来,水上得去,从而温暖滋润全身。

第1步:打通中焦

首先,如果上火症状严重,先艾灸膏肓穴,将阳气引到胸腔;

接着,重灸关元——关元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,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,元气得到补充,真元就会恢复“藏而不泄”的功能,会主动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,上火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(将关元和中脘一起艾灸,还可加快驱除阴邪的速度);

再次,中焦不通重在调脾胃,像脾俞、胃俞、中脘、足三里、太白等都是常用穴,脾湿重,可加灸阴陵泉、丰隆、解溪等。

第2步:引火归元

对于上热下寒引起的虚火来说,需要把它引到该去的地方——下肢。

这时可通过灸腿上的穴位来引火,常用的有足三里、阴陵泉、三阴交、涌泉等。腿部暖了,经络通了,上焦的火就下来了。需要注意的是:脚心的涌泉穴应当放在最后灸,而且不可缺少,这样做才算是让“引火归元”这个过程彻底完成。

此外,建议在艾灸前,用艾叶煮水泡脚,边泡脚边双手搓后腰,效果更佳。泡完之后,再搓脚底的涌泉穴,既能滋养肾水,又能补阳。

戳原文,选购艾灸用品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